今年年初至今,欧元区以及欧盟整体经济增速都出现了放缓迹象。欧元区今年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3%,与2021年第四季度增速持平。
近期,美国经济复苏进程遭遇“逆风”。地缘政治“黑天鹅”的意外起飞,扰动全球市场,俄乌冲突加大其经济衰退和通胀高企风险。
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这是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莱斯利·马斯多普日前在瑞士参加“圣加仑国际经济论坛”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绿色投资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中国未来的主要增长动力。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4日宣布加息50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0.75%至1%之间。这是自2000年以来加息幅度首次达到50个基点,显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紧迫性。
七国集团、欧盟与北约领导人19日就乌克兰局势举行视频会议,认为俄罗斯与乌克兰应尽快实现停火。
近一个月来,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风险的影响下波动显著加剧,经历数轮“过山车”行情。本周,这一幕再度上演。
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日本,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的经济“成绩单”表现不佳。
5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发布了《中国海外投资国家风险评级报告(2022)》。
当地时间5月23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10多年来的首次加息可能会发生在今年7月, “很可能”将在第三季度末(9月)结束负利率政策,预计净资产购买计划将在第三季度初结束。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曾经“惊喜”不断的美国股市正在给投资者带来越来越多的“惊吓”。
不同于3月份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行情,当前国际油价波动区间明显缩窄,呈现“荡秋千”行情,基本稳定在100美元/桶至110美元/桶附近。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短期内受俄乌冲突影响,国际油价将趋于小幅震荡上扬,而中长期随着供需关系的转变,其走势有望回归理性。
近来,美元大幅走高成为国际汇市不容忽视的现象之一——美元指数一度强劲上涨至105一线,创近20年新高。上周,美元指数更是实现六连涨。美元走强导致贵金属大幅承压:国际金价在上周五盘中一度跌破1800美元/盎司的整数关口,而后快速反弹收回部分跌幅;国际银价跌势更为猛烈,一度接近20美元/盎司。
本周伊始,美股遭遇“开门黑”,三大股指全线下跌。
目前来看,全球市场的补偿性消费仍是原油价格上涨的关键驱动。全球客运航空燃料需求周环比增长0.2%,其中亚太地区引领增长。根据已安排的客运航班数量,未来四周航空燃料日需求量平均为511万桶。其中欧洲空中航行安全组织(Eurocontrol)控制区域的离港航班数周环比增长3.8%,欧洲是现在全球航空业复苏的引擎,美国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