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建信于4月25日在广州和成都发售的“贝莱德建信理财贝安心2032养老理财产品1期( 封闭式)”。
当前资管行业已经走向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各项改革目标取得了积极进展。
5月26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丰中国”)宣布正式推出财富管理业务发展新策略,着眼中国高质量发展前景,进一步加大内地市场投入,启动以提升本地市场服务能力为核心的全新私人银行业务模式,并重新定位“卓越理财”服务,更好地协助大众富裕和高净值家庭把握中国和全球市场的长期增长机遇。
2022年2月份,信银理财获批参与养老理财产品试点。据谷凌云介绍,信银理财即将推出“信颐”系列专属养老理财产品,产品定位为固收类、5年长期限封闭式、定期分红的理财产品,利用多资产、多策略分散投资风险,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资产长期稳健增值。
今年3月以来,受到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破净”频发。面对全面净值化时代的第一场“大考”,在公募、私募基金之后,以稳健著称的银行理财也陆续开启了自购模式。
普益标准日前发布2022年一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报告显示,一季度,全市场银行理财机构(不包括外资银行及合资理财公司)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为45546款,较2021年四季度增加98款,环比上升0.22%;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估计为26.95万亿元,环比上升1.33%。
《报告》显示,整体来看目前财富管理人群的投资状态较不成熟,与财富管理市场快速发展的态势不太匹配,理念认知明显落后于投资实践,“冲动性投资”及“跟随性投资”仍广泛存在于目前财富管理人群的投资表现中。
10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和中国财富传媒集团承办,四川省金融学会、四川银行支持的“‘2021天府金融指数’线上发布会”成功举办。
普益标准日前发布2021年三季度银行理财能力排名报告。报告显示,三季度,全市场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非保本理财产品的存续数量53652款,较2021年二季度减少375款,环比下降0.69%;平均存续数量为173款,与上季度持平;非保本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估计为26.93万亿元,环比上升5.98%。
10月12日,恒昌发布《宏观经济分析及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指引》。
信银理财携手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推出的慈善理财产品——“信银理财金睛象项目优选(同富)系列封闭式理财产品”,截至目前已发行4期,规模达11.7亿元。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该理财产品应用了交通银行和中央结算公司联合发布的“中债-交行长三角ESG优选信用债指数”成果,资金主要投向于长三角地区ESG表现良好的优质企业债权。
据了解,该产品大部分资产投资于具有国家信用支持的国债、政金债,并通过持有到期策略,提供相对稳健的投资体验;并于投资流程中贯彻行业领先的风险管理理念,实时管控投资组合。贝安心1期的风险评级为R2,风险级别较低。
作为本次新增的试点理财公司,信银理财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遵照试点工作安排,推动产品创设、投资管理、风控机制、管理制度、运营托管等工作高效落地,尽可能早地为理财客户上线优质的、具备信银理财特色的养老理财产品。并在未来的试点过程中,逐步丰富养老理财产品线、优化产品方案、提升客户体验、拓宽产品渠道。
前期,中国银保监会积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的重要决策部署,按照“审慎、稳健、探索、创新”的总体要求,推动工银理财、建信理财、招银理财和光大理财4家机构开展了养老理财产品试点,4家机构的养老理财产品顺利发售,投资者认购踊跃,体现了养老理财在丰富第三支柱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养老需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记者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城资产”)获悉,2022年一季度中国长城资产新增收购金融不良资产债权规模305亿元,开展非金融不良资产业务规模近30亿元。
建设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深入贯彻新金融理念,扎实修炼内功,攻坚核心领域,融合全行经营,有效协同集团各方,在推动落实“三大战略”的过程中实现稳健、快速发展。
资管新规3年过渡期在2021年年末正式结束。2022年,资管新规元年开启,银行理财市场进入全面净值化时代。
近年来,在我国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我国实体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前行。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的过程中,服务于实体经济,以不良资产经营为主业的市场机构,面对数字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又该何去何从?